“2nm 谍影”——TSMC 机密外泄、Rapidus 连夜超车、TEL 被架在火上烤
实际发生的事件链
1. 2025-06-24~06-28
TSMC 内部稽核发现 Fab 20(宝山 2nm 试产线)出现“深夜 3 分钟精准拍照”异常;9 名工程师被列为嫌疑对象。
2. 2025-07-18
Rapidus 突然宣布:北海道千岁 IIM-1 厂提前 6 个月完成 2nm GAA 原型流片并进入电性测试,良率“好于预期”。
3. 2025-08-06
台湾《经济日报》与《自由时报》同步曝光“TSMC 2nm 机密外泄案”,点名 TEL(东京电子)驻台工程师为关键渠道;TSMC 当日股价收跌73%,市值蒸发约 330 亿美元。
4. 2025-08-07
台湾高检署羁押三名 TSMC 工程师;TSMC 宣布“无限期”冻结与 TEL 的新机台验证项目,并要求所有供应商重新签署“零泄露”附加条款。
5. 2025-08-08
TEL 股价两日累计下跌 7%,公司对外仅回应“正配合调查”,拒绝进一步评论;Rapidus 社长小池淳义在北海道记者会上否认“接受任何不当资料”,并重申“2027 年量产 2nm”不变。
- 先进制程技术地图(2025-2027)
企业 |
技术节点 |
晶体管架构 |
2025 状态 |
2026-2027 目标 |
备注 |
TSMC |
N2(2nm) |
GAA(纳米片) |
台湾宝山 Fab20 已风险试产 5k 片,良率≈65% |
2025 H2 台湾量产;2026 亚利桑那 Fab P3 同步导入 N2,产能占全球 30% |
已拿下 Apple A20、NVIDIA Rubin 首批订单 |
Samsung |
SF2(2nm) |
GAA + 背面供电 |
试产良率≈30%,Exynos 2600 原型已回片 |
2026 HPC/汽车版本;2027 大规模扩产 |
500 万亿韩元“首尔集群”计划 |
Intel |
18A(1.8nm) |
RibbonFET + PowerVia |
风险试产中,首批 Panther Lake CPU 2025 H2 亮相 |
2026 外部代工放量 |
宣称性能领先台积 N2 15% |
Rapidus |
2nm GAA |
IBM 授权 + IMEC 协同 |
北海道 IIM-1 已启动试产线 |
2027 月产能 4-5 万片 |
日本政府 50+ 亿人民币补贴;与博通、PFN 已签试产协议 |
- 泄密事件对产业与地缘格局的 5 大影响
技术领先期被压缩
根据 Bernstein 最新测算,若 Rapidus 借泄露资料把 2nm 良率从 30% 提升到 50%,可缩短 10-12 个月学习曲线,TSMC 原 24 个月领先期可能压缩至 12-14 个月。
2. 供应链安全再升级
TSMC 已启动“Tier-0”供应商审查:所有 2nm 相关机台、材料商须在今年 10 月前完成“资料流向 + 人员背景”双重审计,未通过者将被排除在 N2/N2P 采购名单之外。
TEL 若被证实管理层知情,TSMC 可能把 20% 的 2nm 刻蚀/薄膜订单转向 Applied Materials 与 Lam Research,影响 TEL 年营收约 8-10 亿美元。
3. 客户订单重新分配
Apple 已向所有代工厂发出“安全问卷”,要求 2025-2027 年所有 2nm 芯片必须来自“认证安全厂”;市场传闻其已把 Rapidus 列入观察名单,但仍倾向 2026 年后才考虑第二供应源。
NVIDIA 内部评估:若 Rapidus 2026 年良率≥60%,将把 20% 的 Rubin AI GPU 流片给 Rapidus,以分散地缘风险。
4. 美日“Chip 4”再平衡
美国商务部正利用泄密案施压 TSMC:若希望继续享受《芯片法案》补贴,需在美国第四座厂(4nm)提前一年投产,且技术授权给 Intel“有限共享”。
日本经济产业省则借 Rapidus 势头,向美方争取 ASML 0.55 NA EUV 的“优先配额”,以换取在先进封装、材料端对美开放采购。
- 全球晶圆产能地理重构
2025-2027 年 2nm 级产能预测(万片/月):
‑ 中国台湾:12-13(TSMC)
‑ 美国:4-5(TSMC Fab P3 + Intel 18A)
‑ 韩国:3-4(Samsung SF2)
‑ 日本:2-3(Rapidus IIM-1/2)
中国大陆目前仍被排除在 2nm 竞赛之外;中芯、华虹的 7nm 以下节点受设备禁令冻结,预计最快 2028 年后才可见 2nm 试产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