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实现半导体切割的低损伤化?
许凌
2025-06-16
事实新闻
37 次阅读
一、引言
半导体产业正飞速发展,其中半导体切割(Dicing)是关键工艺之一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半导体切割的低损伤化技术及最新动态,分析当前先进封装形式对切割技术的要求。
二、封装形式的演变与切割技术的角色
半导体封装形式历经演变,每种封装形式都对切割技术提出了独特需求。
(一)早期封装形式
- DIP(双列直插式封装):主要用于保护集成电路,便于操作。
- QFP(四边扁平封装):实现了更多引脚和更高密度的集成。
- BGA(球栅阵列封装):通过增加基板接触面积,提升了散热性能。
(二)现代封装形式
- QFN(无引脚四方扁平封装)和 DFN(无引脚双列扁平封装):无引脚设计使封装更薄,同时兼顾小型化和高性能化。
- WLP(晶圆级封装):在晶圆级别完成封装,可实现芯片薄化和高密度集成,降低制造成本,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。
- FOWLP(扇出型晶圆级封装):在 WLP 的基础上,扩展了芯片周边的 I/O 端子,实现更高密度和多功能化。
三、切割技术的种类与特征
切割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,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切割方法及其特点。
(一)刀片切割(Blade Dicing)
- 原理:使用金刚石刀片对晶圆进行物理切割。
- 优点:精度高,成本相对较低,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半导体制造商。
- 挑战:刀片磨损和晶圆损伤风险。
(二)激光切割(Laser Dicing)
- 原理:利用激光光束对晶圆进行切割。
- 优点:非接触式加工,对晶圆的物理损伤小,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切割,适合高精度加工需求。
- 应用场景:适用于对切割精度要求极高的场合。
(三)等离子体切割(Plasma Dicing)
- 原理:利用等离子体对晶圆进行蚀刻以完成切割。
- 优点:对超薄晶圆或脆性材料有效,可最大限度减少物理应力,是下一代半导体制造备受关注的技术之一。
四、先进设备对切割技术的要求
随着现代先进设备的不断小型化、高性能化,对切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(一)设备薄化
- 随着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,设备薄化变得愈发重要。实现薄型设备的关键在于切割过程中尽量减少损伤。
(二)芯片小型化
- 设备小型化要求切割技术能够精确地切割更小尺寸的芯片,需要刀片或激光的精细化控制。
(三)芯片堆叠技术
- 芯片堆叠技术(3D IC)是提升设备性能和实现小型化的重要手段,对堆叠芯片的切割需要高度精细的技术,以避免对每一层造成损伤。
(四)硬脆材料基板
- 现代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地使用如 SiC(碳化硅)和 GaN(氮化镓)等硬脆材料。相比传统硅材料,这些材料更硬且更脆,对切割技术提出了特殊要求。
五、总结
半导体切割技术正不断发展,以适应封装形式的演变和先进设备的高要求。刀片切割、激光切割和等离子体切割等技术各具特色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。未来,随着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,切割技术将进一步朝着低损伤化和高精度化方向发展。